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仲夏时节,著名草书大家黄以明、王现章等雅聚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该院周立书记陪同下,慷慨泼墨,欣然挥毫。 黄以明,1959年生,原籍广西,现居北京。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硕士。书法以草书见长,坊间称其为“草书第一圣手”,曾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生命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说,是圈内公认的“诗人中的诗人,艺术家里的艺术家”。2013年6月23至3...
仲夏时节,洛阳龙门博物馆一楼大厅,著名草书大家黄以明、王现章等挥毫泼墨,雅集笔会。 黄以明,1959年生,原籍广西,现居北京。著名书法家、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学硕士。书法以草书见长,坊间称其为“草书第一圣手”,曾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生命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说,是圈内公认的“诗人中的诗人,艺术家里的艺术家”。2013年6月23至30日,“当代...
“当代草书圣手黄以明书法展”,2013年6月23日在洛阳龙门博物馆开幕。本次所展作品均为黄以明的近年力作,是他时隔2008年北大“黄以明书法节”五年之后的第一次精品集合。黄以明曾出席联合国主办的生命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说,是公认的“诗人的诗人,艺术家的艺术家”。 黄以明书法展开幕式 王蔚波摄 黄以明与文物专家王...
龙门石窟海外回归国宝面见公众 4月27日,经过几年努力从海外征集回归的七件“国宝级”洛阳龙门石窟流失佛雕,在洛阳龙门博物馆首次与公众见面,并将长期展出。 这七件佛雕文物系20世纪上半叶,不法奸商自龙门石窟盗凿出境,是北魏晚期至盛唐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期的优秀作品。这七件征集回归的佛雕分别为龙门石窟北魏时期佛头像一件,唐代佛头像两件,唐代观音、天王头像及飞天造像各一件,北魏风...
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洛阳博物馆承办的《国王与诸侯——中国河南青铜文明展》20日在洛阳博物馆正式开展。 这次展览精心挑选了来自河南省出土的夏商周时期117件(组)珍贵青铜器。多数为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也基本涵盖了所有的青铜器物类别。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偃师二里头出土青铜器、具有天子意义的“九鼎八簋九鬲”、安...
清理壁画周围的泥土 现场临摹壁画 本报资料图 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一座唐末宋初时期古墓葬进行整体搬迁,墓中壁画与砖雕完美结合,再现当时生活场景,壁画中女子身着“波点裙”,并带着宠物狗出现在宴饮场所。直径近5米的墓室如何实现整体搬迁?21日,记者走进考古现场。 核心提示 壁画原地“不动” 现场定制木箱 11月21日,记者再次来到位...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在作关注抗战英雄耿谆连续报道时,偶然发现了一批当年日军绘制的洛阳城及周边区域地形图,这些地图为耿谆次子耿硕宇在日留学期间所复印,包括孟津、偃师、大口、口孜等9处区域,图中详细标注了等高线、道路走向、河流桥梁位置、村镇位置等情况。相关专家表示,这些地图是近年来我市发现的日军绘制军用地图数量较多的一次,成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又一铁证。 地图上的孟津县城 近日,记者在作关注抗战...
壁画已经被完好地铲下来。 相信许多人都曾在博物馆欣赏过古代墓葬壁画。 可是,在感慨壁画的精美时,您也许并不知道,这些壁画从最初的发掘到揭取到后期修复,再到走进展厅,走到公众面前,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的是考古工作者们极大的耐心、细心。 炎炎夏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正在新区一壁画墓内揭取壁画。我们多次走进考古现场,感受考古工作者对所从事工作的执著与热爱。 【准备】...
近年来,“十三朝古都”洛阳市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推动文博事业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各类历史博物馆、文化艺术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在内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博物馆群,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位居全省首位。 目前洛阳已开放的国有博物馆13个,另有5个正在建设中。为了使博物馆文化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这些国有博物馆积极探索新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扩大社...
2012年8月9日,首届中华汉文化峰会活动将于洛阳孟津县汉光武帝陵隆重拉开帷幕,本届中华汉文化峰会,由洛阳地方人民政府、洛阳市旅游局、汉光武帝陵园景区、北京宝源行国际投资管理集团等单位承办。中华汉文化峰会以“弘杨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为峰会主题,分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盛世思祖·千年圣典。第二部分汉饰霓裳晚会。第三部分中华汉文化论坛。届时各界专家学者和来自世界各...
事发草邦水库附近王审邽坟保护区域内 当地社区、街道昨日及时制止,区文体部门已介入调查 陵园前面的龙眼林被挖掉,裸露的红土层已平整得差不多。 “只凭社区的一张合同,而且没有经过任何部门审批,就在这里大兴土木,实在叫人气愤!”昨天上午,泉州开闽三王文物保护管理处有关负责人王先生致电本报24小时热线96339举报,有人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审■墓保护区域内平整土地,破...
2010年12月28日上午,在老城区青年宫举办了洛阳南无拳文化研究会成立仪式。 南无拳是在承袭全真教道家拳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套当代拳法。它在遵循顺任自然、清心寡欲、德养结合、养练合一的同时,更加注重强身健体、修心养性、攻防结合、防病去疾。南无拳以其特有的创意和独到的实效,巍然屹立于中国当代武坛,在百花齐放的武林中一枝独秀。 近些年,南无拳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今年2月份,南无拳成功入选洛阳市非...
资料图片:4月17日,洛阳龙门石窟迎来春季旅游高峰日,游客流量达十万人次。 张燕辉 摄 历经15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及人为破坏,洛阳龙门石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一直受人关注。记者16日从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在日常维护方面,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十年来维护修缮洞窟290余个,维护修缮面积达2840余平方米。 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中心副主任高东亮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石窟的日常维护更显...
洛阳龙门石窟 11月30日,在洛阳市龙门石窟的东山上,洛阳以唐韵礼佛大型庆典活动的方式来庆贺龙门石窟申遗成功十周年。在礼佛环节生动再现了盛唐时期礼佛活动。 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和世界灿烂的历史文化瑰宝。2000年11月30日,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河南世界遗产项目零的突破。世界的眼光聚焦龙门,洛阳的龙门走向了世界。 10年来,龙门石窟景区年累计接待...
热映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大佛并非凭空捏造,它的原型即武则天的礼佛堂——天堂。作为隋唐洛阳城大遗址保护的点睛之笔,“新天堂”的修建将力争于明年年底前完工,届时,这座高约80米、外观仿唐的塔形建筑将成为现代洛阳城的新地标。 “新天堂”建于天堂遗址之上,它并非对历史上天堂的原样复建,而是一座保护展示性建筑。其特点是:内部钢结构,外观饰以紫铜,像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